top of page
阿育吠陀
深度僻靜營
每隔一段時間,我們就需要較長的僻靜期。
充分的沉靜,免除雜慮、收攝心神、蓄積能量去明晰生命遠方的去向。
讓身心還原至歸處,當身體能放鬆,頭腦是安靜的,我們會有更多空間向後退,從心內對生命產生更深的理解力,促使在塵勞中受困於痛苦的自我,進一步獲得消融。

■ 回到身體的家
將感官收攝回來,是心能夠寧靜的前提。
純淨的飲食、節律的作息,調整身心節奏的瑜珈與按摩,透過這些行動重新檢視自己一天生活的方式。
好好修習一份照顧自己的能力,使生命能用更好的品質延續下去。
進食時專注進食,瑜珈與按摩時專注於呼吸與觸受;讓身體在行動中釋放緊張與壓力,對自身的存在心懷信任,受到滋養與療癒。
■ 共情、共同創造、培養超越苦受的能力
生命的意義,是在群體中創造。
每隔一段時間,進入連續的僻靜、清理與淨化,將為身心騰出更多空間,積累更多「善」的能量,具備與更多生命共情的能力,轉化與生俱來無始無明對「苦受」的認知。
在這有限的生命中提煉出超越苦受的智慧,對每一份成全我們至此的善念,都心懷禮敬。
苦受並不是消失了,而是被更深的理解與更大的愛轉化了。
願每一位參與營隊的朋友,回歸日常時,仍能持續灌溉內在善的種子,令生活中的每一刻、每一念,都有所依歸。
活動/紀實
點選圖片查看歷屆活動回顧▼
bottom of page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