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筋膜療癒系列課程
我們可以看見所有生命之美,經由筋膜賦予的偉大力量展示出來;
人類的靈魂帶著所有純淨活水之流,似乎就安住於身體的筋膜之中。
-Dr. Andrew Taylor Still

筋膜感知力
身體與筋膜都是為「動」而生,筋膜會感知外在信號,形成動作來因應,除了向外感知,筋膜中「向內感受的覺受器」,諸如:意識、情緒、心靈、思想慣性及關係互動面向。
伴隨各種動作累積向內體察的經驗,可敏銳預測即將發生的形態,也能「記住」姿勢的慣性,隨時影響著我們的心情,甚至性格。
以身相印,與流動的自己,一見如故。

■ 調整身心張力
筋膜療癒系列課程融合瑜珈「以人為整體」的中心思想,開展身心內部的連結與整合,為身體釋放疼痛,同時進行心理覺察層面的復健。
課程透過滾筒、按摩球等輔具,配合特定瑜珈體位,以推、按、揉、壓等方式,對筋膜進行放鬆舒緩與張力調節,提升筋膜保水度、恢復彈性,促進肌筋膜線協調運作,令身體力量傳遞更流暢。
並結合呼吸、感知、情緒覺察,聆聽身體傳達的訊息,調整意識間不自然的錯位或代償,修正錯誤使用身體的行為模式。
■ 改變與疼痛的關係
筋膜裡,深藏我們這一生使用身體的方式,隱藏在疼痛印記背後,有我們過往對待自己的方式;練習在疼痛中放鬆並保持連續觀察,有意識地創造一個新的印記,去療癒它。
將練習帶到日常生活中,改善慣性的姿勢,我們與疼痛的關係,也會跟著被改變。

在為筋膜釋壓的過程中,與自己重新相遇,療癒是透過接納應運而生。
其實身體很善於溝通,我們卻總不善於聆聽─身體組織中,儲存了我們一輩子承受的東西─快樂或痛苦、希望或失落…
每個人都是由獨一無二的筋膜結構形塑而成,去探索,去表達,那些你渴望被對待的方式-尊重、真誠、溫暖、善良、脆弱…
去看見,身體每次改善一點點、用它自己的方式努力,恢復愛的流動,帶動與周邊關係的和解。
■ 靈魂的活水之流
學員 柯采岑《四時瑜伽》


瑜伽前,必要按摩,已成習慣。按摩不全為了根除後痛,反倒像暖身活體,跟身體鄭重打個招呼。按摩許久,有個明確關於身體的理解 — 用花生球按摩心口時,已不再像從前那樣,痛得錐心難受。 痛感還是有,但痛裡有舒張,舒張後見空間,有空間於是能呼吸暢通,彷佛每一次痛,都帶我到了更深的地方。而我跟痛之間,不再只有抵抗與防禦關係,還有看見與接納的共融。
這週晚睡晚起,工作排滿,於是我貪圖夜間休閒,雖也是穩穩前進,總感覺內在時序紊亂。走進瑜伽教室,一班學生哀嚎沒有睡飽,老師說這是「春睏」—像你的身體是溼了的柴,火點不起來,身體內感覺到徒勞無功。
春日宜早睡,老師說,早睡是幾點呢,最晚不要超過十一點。我小小聲地說哎喲。
反省這週總是一點後才入睡。季節交替時,身體有感覺,會不舒服是難免,尤其春日多變,變化才是春天常態。
在變化之際,留心觀察,老師說,觀察時帶著一點持續的耐心。你存在你的觀察之中,你既是觀察者也是被觀察者,去找那個合一,而你耐心,沒有著急。

筋膜復癒系列課程
(二)19:15- 20:45 筋膜療癒自我修復
(三)19:00- 20:30 修復瑜珈
(五)19:00- 20:30 修復瑜珈
(六)16:00- 17:30 基礎瑜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