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shley
- 2024年3月13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5月3日

在農曆二月初,天地陰陽之氣接觸頻繁,相互激盪,產生閃電,「驚」醒了冬日「蟄」伏在土壤中的昆蟲。
此時萬物復甦、生氣勃勃,天地陽氣循序生發。
倘若此時體內的陽氣跟不上天地的頻率,身體就很容易發生像是暈眩、耳鳴、身體痠麻、脹痛等現象。
原先在冬天回到臟腑裡休息蟄伏的氣血,在驚蟄的這個時候,會大量向外流動皮表與四肢,當這股力量遇到阻塞不通的地方,我們就會在這些地方感覺到疼痛,也因為這樣,春天常常很多人會發生肌肉扭拉傷,落枕,肩頸疼痛等現象。
中醫認為肝膽經絡負責的工作是疏謝,在春天這股能量會受到太陽的招喚,開始往外生發,當它流動到身體瘀塞的地方,就會產生疼痛。
疼痛是身體給我們的提醒,讓我們知道哪些地方氣血不循環,這個時候,如果只是吃止痛藥壓制,時間久了這些地方就會落下病灶。
在春天,觀察身體每一個疼痛的地方,重新檢視我們的身體,透過驚蟄這股向外強大的疏謝力量,清除冬天累積在身體裡的廢棄物,能夠有效的提升免疫力,消水腫,排濕氣,還能預防過敏。
生活中的執行面:
1.作息
建議在晚上11點前上床,在睡前半小時可以幫自己按摩面部和搓腳心,可推動血氣運行,溫補臟腑,安神寧心,消除一天的疲勞,能夠協助我們睡得深,睡得沉。
白天的時候建議早早起床,如果有時間的話,穿著寬鬆舒適的衣物,在公園,或在能夠看得見天空有植物的地方,慢慢地散步,去感受萬物復甦,天地回暖, 所有的生命都正在蓬勃發展的榮景,可以為身心注入一種嶄新的能量。
2.多梳頭
多梳頭,透過這個方式也可以促進陽氣生發、同時也能調整筋膜張力、宣洩頭部裡頭的壓力。
3.腸道清理
在驚蟄的這個時節,風邪非常旺盛,帶動著各種病毒到處肆虐,此時是各種流行疾病的好發期。保持身體腸道的乾淨,可以為身體打造一個好環境。你可以補充益生箘,也可以按摩腸道。 那還有另外一種很好的方式是,敲打大腸經,讓大腸陽明之氣,能夠周行全身,這個力量一但運行起來後,能夠排毒,也能保護我們,阻止邪風和病毒入侵。
4.敲打膽經
透過敲打膽經,能協助膽經的氣血運行,能緩解肌肉、頭、肩頸疼痛,強化膽汁分泌,幫助消解脂肪,也能強化免疫功能與消化系統,緩解脹氣與排便不順。
5.飲食方面平淡清溫平和五臟
因為在肝氣陽升的過程,很容易會損害的脾土的能量,脾胃保養在此時也非常重要。 尤其是肝火旺盛,冒痘痘嘴破,或是會想要忍不住想要發脾氣,飲食建議吃清淡好消化又能生發陽氣的食物,有助於肝氣疏通、也能夠保養脾胃。
適合攝取的食物,有新鮮蔬菜,比如說像是春天的筍子、菠菜、芹菜、苦瓜、木耳菜、油菜、山藥、蓮子、銀耳等食物。
少吃動物脂肪類食物,飲食宜清淡,油膩的食物盡量少吃,刺激性的食物,如辣椒、蔥蒜、胡椒也少吃一些。
如果比較容易感覺到口乾舌燥的朋友,可吃一些能夠潤肺止咳、滋陰清熱的食物,像是梨子。
🍐水梨紅棗銀耳湯材料:水梨1顆、銀耳1朵、少許紅棗、少許紅糖、水。做法:將水梨、銀耳及紅棗洗淨後,水梨去皮去籽並切塊,果皮可留存備用,銀耳撕小塊備用,紅棗去棗核;將切好之水梨放入碗中加水,水量約6分滿,水梨果皮也一並放入,先在電鍋中蒸20分鐘後,加入銀耳、紅棗和糖,將水補至7分滿後,再蒸電鍋20分鐘,起跳後將果皮撈出即可食用。
🍄春天就是天地給我們一個重新更新的機會,把握這個時節, 讓身體內部的小宇宙,跟上外在大宇宙節奏,就是一份很深的自我之愛。
驚蟄養生|Podcast 收聽連結:bit.ly/3x02oQl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