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跟著節氣生活 | 立秋

  • 作家相片: Ashley
    Ashley
  • 8月6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24節氣-立秋

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,通常在每年8月7日至9日開始,標誌著秋季的正式開始。「立秋」意為「秋季開始」,雖然此時氣溫仍然很高,但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:陽氣開始收斂,陰氣逐漸生長,自然界從「生長」轉向「收藏」。古人云「立秋之日涼風至」,預示著炎熱即將退卻,涼爽將要到來。從養生角度看,立秋是從夏季養生轉向秋季養生的關鍵過渡期,需要順應陰陽變化,調整養生策略。

阿育吠陀視角:季節與主導體質

在阿育吠陀季節劃分中,立秋對應於從Grishma(夏季)後期向Varsha(雨季)和Sharada(秋季)的重要轉換期。此時,極盛的Pitta(火質)能量開始緩慢減弱,而Vata(風質)能量開始明顯增長。這是一個關鍵的能量轉換期,如果調理得當,可以為整個秋冬季節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礎。

當季主導能量

Pitta(火)能量從巔峰開始下降,但仍然強盛

Vata(風)能量開始顯著上升,乾燥和涼爽特性增強

Kapha(水土)能量仍處於較低水平,但開始緩慢恢復


可能的體質失衡

Pitta體質:雖然外在火熱開始減弱,但體內積累的熱能仍需清理,可能出現秋燥上火

Vata體質:隨著乾燥特性增強,可能開始出現皮膚乾燥、便秘、失眠等早期秋燥症狀

Kapha體質:在季節轉換期可能出現適應困難,消化不良、情緒低落


平衡調整建議

飲食指南

總體原則

*從夏季的極度清涼逐漸轉向溫和滋潤

*開始注重養陰潤燥,預防秋燥

*適當減少生冷食物,增加溫潤食品

*重視酸甘化陰的食物組合

*為秋冬季節的收藏做好營養準備


推薦食物

穀物類:糯米、蓮子、百合、銀耳、燕窩

蔬菜類:藕、山藥、蘿蔔、菠菜、胡蘿蔔、南瓜

水果類:梨、蘋果、葡萄、石榴、柿子、無花果

蛋白質:鴨肉、魚類、豆腐、雞蛋、核桃

調味品:蜂蜜、芝麻、橄欖油、生薑(少量)


各體質飲食特別建議

Vata(風)體質:

*開始增加溫潤滋養的食物,如蓮子、百合、核桃

*適量增加健康油脂,預防乾燥

*保持規律飲食,避免過度生冷

*溫和的香料如生薑、肉桂可以少量使用

*多食用甘味和酸味食物


Pitta(火)體質:

*繼續以清涼食物為主,但可逐漸減少寒涼程度

*增加甘潤食物,如梨、蘋果、蓮藕

*避免過度辛辣和酸性食物

*可以適量增加溫和的烹調方式

*重點滋養肺陰和胃陰


Kapha(水土)體質:

*逐漸增加溫熱性質的食物

*適量使用溫和辛香料,如薑、胡椒

*減少過多甜味和黏膩食物

*可以開始適量進補,但仍以清淡為主

*注重健脾益氣的食物


生活習慣建議

作息調整

*開始適應「早臥早起」的秋季作息規律

*逐漸延長睡眠時間,為秋冬季節的養藏做準備

*中午仍可短暫休息,但避免過長午睡

*注意保暖,特別是早晚溫差變化


環境調節

*注意室內外溫差,避免感冒

*開始注意保濕,預防皮膚乾燥

*適當增加衣物,特別注意腹部和頸部保暖

*保持居住環境的適度濕潤


身心活動

*運動強度可以適當增加,但避免大汗淋漓

*清晨和傍晚是理想的運動時間

*開始練習收斂性的瑜伽和冥想

*培養內省和平靜的心境


各體質的特別調整


立秋特色養生實踐

潤燥養陰法

晨起蜂蜜水:空腹飲用蜂蜜溫水,滋陰潤燥

午後梨湯:燉煮雪梨加百合,清肺潤燥

睡前芝麻糊:黑芝麻糊補益精血,滋潤五臟

定期蒸汽浴:增加身體濕潤度,預防乾燥


收斂陽氣法

早臥早起:順應陽氣開始收斂的自然規律

減少出汗:避免大汗淋漓,保存體內津液

靜坐冥想:收攝心神,培養內斂的品質

腹式呼吸:深長緩慢的呼吸,養護腎氣


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