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: Ashley
    Ashley
  • 5月5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已更新:5月21日


ree


立夏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,通常在每年5月5日或6日,標誌著春季的結束和夏季的正式開始。「立夏」意為「夏季開始」,「斗指東南,維為立夏,萬物至此皆長大,故名立夏」。

中醫視角:五行與季節相應

根據中醫五行學說,夏屬火,與心相應。 立夏時節,自然界陽氣升發,人體陽氣也隨之外發,心火開始旺盛,肝氣漸伏,若不能順應這一變化,很容易導致心火過旺或陰虛內熱

中醫養生強調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立夏正是養陽的關鍵時期。此時應當順應陽氣生發的特點,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抑鬱,使體內陽氣得以順利生發,同時也要注意防止陽氣過度外散,做到「養陽防暑」。


阿育吠陀視角:三大體質與季節變化

在阿育吠陀季節劃分中,立夏對應於Vasanta(春季)末期向Grishma(夏季)初期的過渡。此時:

* 積累的Kapha 水土能量逐漸減弱

* Pitta 火能量開始增強

* Vata 風能相對穩定,但可能因季節轉換而略有波動


可能的體質失衡

* Kapha體質:春季累積的黏液若未清理乾淨,可能導致消化緩慢、體重增加

* Pitta體質:隨著溫度升高,可能出現煩躁、皮膚問題、消化過熱的早期症狀

* Vata體質:季節轉換可能導致情緒波動、失眠和不安定感 延伸閱讀: 阿育吠陀體質(Dosha)自我評估測試 阿育吠陀體質概述




作息調整

* 遵循中醫「早睡早起,無厭於日」的原則

* 逐漸調整到夏季作息,稍晚睡早起

* 利用清晨涼爽時段 (約5:30-6:30) 進行活動

* 中午可短暫休息 (午間小憩),但不宜過長


環境調節

* 開始注意防曬和避暑

* 保持居住環境通風良好

* 使用淺色床品,保持臥室涼爽

* 逐漸替換厚重的被褥和衣物

* 選擇棉、麻等天然面料,寬鬆舒適


晨間例行程序

1. 早起 (約5:30-6:30)

2. 溫水加檸檬或蜂蜜飲用

3. 輕度瑜伽、太極拳或氣功練習

4. 簡單的自我按摩 (腳底、頭部)

5. 清淡早餐


起居建議

Vata(風)體質:

* 保持規律生活,適應季節轉換

* 溫和的油脂按摩有助於安定神經

* 避免過度刺激和活動

* 注意保持水分充足


Pitta(火)體質:

* 開始減少高強度活動

* 選擇涼爽環境進行鍛煉

* 避開10點至14點的火性最強時段

* 避免競爭和過度壓力


Kapha(水土)體質:

* 增加運動量,促進春季積累的排出

* 早起迎接陽光,增強活力

* 避免日間小睡和過多休息

* 積極參與新活動和社交


情志調養|心理平衡與情緒管理

心為君主之官:夏季重點調養心神,保持情緒平和,怒傷肝,喜傷心:避免過度喜樂和憤怒,保持情緒中正。

情緒調養

* 靜心養神:通過靜坐、抄經等方式靜心養神

* 冥想練習:每日進行冥想,特別是使用「月亮呼吸法」(左鼻孔呼吸)來平衡過盛的火性

* 情緒管理:培養寬容、包容的心態,避免競爭、憤怒等增加火性的情緒

* 藝術療愈:通過音樂、繪畫等藝術形式平衡心靈

身體調養

* 穴位按摩:每日按揉大椎、內關、湧泉等穴位,調和陰陽

* 刮痧拔罐:適當進行背部刮痧或拔罐,疏通經絡,排出濕熱

* 艾灸調理:對脾胃虛弱者可施以適度艾灸,如中脘、氣海等穴位

* 油按摩(Abhyanga):使用椰子油進行全身按摩

* 頭油護理(Shiro Abhyanga):使用清涼油脂按摩頭皮,降低頭部熱量

* 香草療法:使用薄荷、玫瑰水等清涼香草敷面或沐浴


清涼按摩油:

* 材料:椰子油100ml,薄荷精油5-10滴

* 用法:按摩足底湧泉穴及頸肩部

* 功效:清熱降火,舒緩神經

* 適合體質:火性體質,心火旺盛者



飲食建議

Vata(風)體質:

* 從滋養食物逐漸過渡到較輕盈的選擇

* 保持規律飲食,避免生冷食物

* 可繼續使用健康油脂但減少份量

* 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汁的攝入


Pitta(火)體質:

* 開始增加涼性食物的比例

* 減少辛辣、酸味和油炸食物

* 多食用苦味蔬菜如苦瓜、生菜

* 飲食應清淡,避免過度烹調


Kapha(水土)體質:

* 大幅增加辛香料的使用

* 減少甜食、乳製品和油膩食物

* 選擇輕盈、易消化的食物

* 可嘗試間歇性斷食或減少進食量 總體原則

* 從春季的滋養飲食逐漸過渡到夏季的清淡飲食

* 遵循中醫「減酸增苦,清淡養心」的原則

* 採納阿育吠陀增加苦味、甘味和澀味,減少酸、辣、鹹味的建議

* 適當減少油膩、重質和甜味食物

* 增加新鮮時令蔬果的攝入

食療方案

清心降火粥

* 材料:蓮子10克、百合15克、薏米30克、粳米50克

* 做法:材料洗淨,加水煮至軟爛,加少量蜂蜜調味

* 功效:清心火,健脾胃,滋陰潤燥

* 適合體質:特別適合Pitta體質和心火旺盛者


薏仁綠豆粥

* 材料:薏仁30克,綠豆30克,糙米(小米)50克

* 做法:材料洗淨,加水煮至軟爛

* 功效:清熱祛濕,健脾利水

* 適合體質:三種體質皆宜,特別適合濕熱體質


草藥茶與心靈飲品

* 菊花玫瑰茶:平衡轉換期的情緒,清熱明目

* 薄荷茶:清熱提神,幫助消化

* 綠茶:提振精神,幫助排毒

* 甘草茶:調和陰陽,適合過渡期

* 蓮子心茶:清心火


立夏注意事項

1. 預防初夏疾病:注意消化系統和皮膚問題,預防感冒和過敏

2. 情緒調節:保持心境平和,適應陽氣上升帶來的情緒變化

3. 水分補充:隨著溫度升高,注意適當增加水分攝入,避免冷飲


立夏飲食索引

穀物類:

* 薏仁、大麥、小米、藜麥、粳米

* 中醫角度:健脾益氣

* 阿育吠陀角度:平衡Pitta,易消化


蔬菜類:

* 菠菜、芹菜、苦菜、生菜、竹筍、茭白、苦瓜、黃瓜

* 中醫角度:清熱生津,養心安神

* 阿育吠陀角度:具有清涼特性,平衡增長的火性


水果類:

* 櫻桃、草莓、桑葚、鳳梨、藍莓、西瓜、梨

* 中醫角度:五色飲食,紅色食物養心

* 阿育吠陀角度:高含水量,降低火性


蛋白質來源:

* 豆類、豆腐、清蒸魚、少量雞肉

* 中醫角度:平補不燥

* 阿育吠陀角度:易消化,不增加Pitta


香料與調味:

* 薄荷、薑(少量)、香菜、小茴香、孜然、芫荽

* 中醫角度:芳香化濁,開胃健脾

* 阿育吠陀角度:清涼香料調味,平衡火性


抽一張今日提醒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