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著節氣生活 | 夏至
- Ashley
- 6月21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,通常在每年6月21日或22日開始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、黑夜最短的一天,也標誌著夏季正式到來。「夏至」意為「夏季的至點」,象徵陽氣達到頂峰,自然界陽盛陰衰,萬物生長茂盛。從養生角度看,夏至時節氣溫最高,陽氣外發,人體陽氣也達到最旺盛的狀態,新陳代謝加快,但同時也是陰液易耗、體力易消的時期。
阿育吠陀視角:季節與主導體質
在阿育吠陀季節劃分中,夏至對應於Grishma(夏季)的中期至後期。此時,Pitta(火)能量達到頂峰,主導自然界和人體,同時Vata(風)能量開始逐漸增強。強烈的陽光和高溫不僅增強了火元素,也通過蒸發水分增加了空氣元素的乾燥特性。
當季主導能量
* Pitta(火)能量達到全年最高點
* Vata(風)能量開始增強,特別是其乾燥特性
* Kapha(水土)能量處於全年最低點
可能的體質失衡
* Pitta體質:最易受影響,可能出現過熱症狀,如皮膚發炎、易怒、消化火過旺、酸性過高等
* Vata體質:可能因乾熱導致過度乾燥,出現失眠、便秘、焦慮、關節不適等
* Kapha體質:雖然夏季對Kapha體質較為有利,但也可能因濕熱交織出現黏稠感和消化遲緩 延伸閱讀: →阿育吠陀體質(Dosha)自我評估測試 →阿育吠陀體質概述
平衡調整建議
飲食指南
總體原則
* 遵循「養陰潛陽」原則,注重滋陰清熱
* 選擇清涼、輕盈、容易消化的食物
* 適當增加苦味和甜味食物,減少鹹、酸、辛辣食物
* 避免過度冰冷食品,以免損傷脾胃陽氣
* 餐量宜少不宜多,可增加進食次數但減少單次量
推薦食物
* 穀物類:薏仁、綠豆、小米、糙米、藜麥
* 蔬菜類:黃瓜、苦瓜、冬瓜、絲瓜、西葫蘆、蓮藕、芹菜、生菜、菊花菜
* 水果類:西瓜、哈密瓜、草莓、藍莓、石榴、梨、椰子
* 蛋白質:豆腐、鱸魚、鯽魚等白肉魚、少量雞肉
* 調味品:薄荷、香菜、芫荽、檸檬、檀香
各體質飲食特別建議
Vata(風)體質:
* 避免過度乾燥、生冷的食物
* 選擇冷卻但略帶滋潤的食物,如椰子、甜水果
* 適量健康油脂如酥油、橄欖油以平衡乾燥
* 溫和的辛香料如小茴香、豆蔻可助消化但不增熱
* 少量但規律進食,避免飢餓感
Pitta(火)體質:
* 大量增加冷卻、苦味食物,如苦瓜、黃瓜
* 完全避免辛辣、油炸、酸性和發酵食品
* 選擇甜、苦、澀味食物
* 食用溫度宜涼不宜熱
* 適量飲用薄荷茶、蘆薈汁、椰子水等降火飲品
Kapha(水土)體質:
* 保持輕盈、溫熱、易消化的食物選擇
* 適量使用薑、黑胡椒等溫和辛香料
* 減少甜品、油膩和重質食物
* 增加苦味蔬菜和低糖水果
* 飲食定時定量,避免暴飲暴食
生活習慣建議
作息調整
* 適應夏季日長夜短的特點,可稍晚入睡,但避免過晚
* 午後12:00-15:00為一天中最熱時段,應減少活動和戶外暴露
* 可進行短暫午休,但不宜過長(特別是Kapha體質)
* 早晚是活動的最佳時間,尤其是日出前的清晨
環境調節
* 保持居住和工作環境通風涼爽
* 避免長時間處於冷氣強烈的環境中,防止寒熱交替傷身
* 戶外活動做好防曬、防暑和補水措施
* 室內可使用薄荷、檀香等清涼香氛
身心活動
* 清晨和傍晚進行戶外活動
* 水中運動如游泳特別適合夏至節氣
* 練習月光冥想和涼性呼吸法
* 保持心情愉悅但避免過度興奮
各體質的特別調整
草藥與香料應用
推薦草藥茶
* 菊花茶:清熱解毒,明目降火,適合Pitta和Kapha體質
* 薄荷茶:清涼解暑,醒腦提神,三種體質皆宜
* 馬鞭草茶:冷卻安神,特別適合Pitta體質
* 洛神花茶:清熱降火,生津解渴,適合Pitta和Kapha體質
香薰與精油
* 檀香精油:冷卻、安撫、平衡,特別適合Pitta體質
* 薄荷精油:涼爽提神,降溫解熱
* 茉莉精油:冷卻情緒,促進平靜
* 玫瑰精油:調和心火,滋潤乾燥
* 香茅精油:清新空氣,驅蚊驅熱
阿育吠陀特色療法
冷卻油按摩
* 椰子油月光浴:將椰子油置於月光下吸收冷卻能量,次日用於全身按摩
* 冷卻草本油:以檀香、玫瑰、茉莉等冷卻草本浸泡的油進行輕柔按摩
冷卻療法
* 冷卻眼部敷料:用薄荷葉、黃瓜片、玫瑰水浸透的棉片敷於眼部
* 甘蔗汁療法:飲用新鮮甘蔗汁,滋陰清熱
夏至特色瑜伽和冥想
* 月亮致敬式:涼性體式序列,平衡過度的陽能量
* 冷卻呼吸法:如Sheetali(清涼呼吸法)觀看影片和Shitkari(嘶聲呼吸法)
* 月光冥想:借助月亮冷卻能量平衡過盛的火能量
留言